如何远离危险的甜蜜“视”界? 专家解析: 重在预防
最新动态

你的位置:欧陆注册 > 最新动态 >

如何远离危险的甜蜜“视”界? 专家解析: 重在预防

发布日期:2024-09-02 04:08    点击次数:143

转自:人民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视力丧失。视网膜病变程度取决于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类型、发病年龄以及血糖控制程度。为什么血糖变化会引发眼部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否被治愈?近日,陕西省眼科医院院长严宏、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医师宋艳萍做客人民好医生客户端时,分享了相关见解。

血糖状态与眼部健康息息相关

严宏介绍,糖尿病会引起视网膜病变的生理基础在于眼部丰富的血运。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视网膜血管缺氧、缺血。高血糖使得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从而影响视网膜的血液供应。缺氧和缺血状态持续,会进一步引发视网膜微血管系统的损伤,包括微血管瘤出血、黄斑变性、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落等病理改变。

“糖网并不一定会导致失明,但其确实存在导致失明的风险。”严宏表示,如果病变较轻,且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视力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持;但如果病变严重,如出现眼底出血、渗出、视网膜脱离等,就可能导致视力明显下降,甚至失明。

“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措施之一,”宋艳萍提出,研究表明,空腹血糖低于7mmol/l、餐后血糖低于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mmol/l,可以降低50%-70%的“糖网”病变。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可以将血糖控制在稳定且接近正常的范围内,从而减少对眼部血管和神经的损害,降低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早期识别病变是预防视力损失的关键

宋艳萍表示,早期识别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眼底检查结果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等多个方面。临床诊断时的常规检查包括眼底镜检查、荧光造影、血流OCT等。此外,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眼科筛查和全身检查,如果出现飞蚊症、视力模糊、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眼睛干涩、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治疗。

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症状往往较隐匿,等到视力明显下降时病变程度通常已经较重。严宏强调:“无论血糖控制如何,糖尿病患者都应该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病变。”根据医生的建议,确诊糖尿病后应该至少每年检查一次眼底;对于患病五年以上或血糖不稳定的患者,检查频率应更高。日常生活中要严格控制血糖、控制血压和血脂、定期检查眼底以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一直处于“进行时”

宋艳萍认为,对于已经发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根据病变的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常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其中,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VEGF)是目前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一线治疗用药;激光治疗被认为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延缓病情进展,避免患者失明;对于严重的病变,如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严宏补充说:“糖尿病对眼底损害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相关研究和研发一直在路上。抗VEGF药物可与其他疗法联合使用,增强治疗效果,但控制稳定血糖是最基本的。”

此外,宋艳萍还在访谈中强调了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性。她表示及早地进行干预,患者会得到很好的视力获益和维持。

访谈最后,两位专家发出倡议:糖尿病患者要长期关注自己的血糖水平和并发症状况,保持定期的随诊,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欧陆注册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