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8-26 06:02 点击次数:155
书法是一门深受大众喜爱的艺术,我们周围肯定就有书法爱好者。对于一些比较“有志向”的书友,目标是写出自我,成为书法家。毕竟,如果写上一辈子,到头来还是在模仿别人,当别人的影子,那只能说是“书奴”了。
图片
我们翻开书法史,看看那些名留竹帛的大师,他们虽然苦学古人,但都有所突破,他们的字能让人一眼分辨出来,这就是把继承和创新做到了完美平衡。他们的经历也给我们以启发,就是只有做到两个字,才算是摆脱了“书奴”,这两个字就是“通”和“变”。
图片
“通”指的是继承,而“变”则是创新,两者紧密联系。唐代书法家亚栖禅师在《论书》中说:“凡书通即变。王变白云体,欧阳询变右军体,柳公权变欧阳体,永禅师、褚遂良、颜真卿、李邕、虞世南等,并得书中法,后皆自变其体,以传后世,俱得垂名。若执法不变,纵能入石三分,亦被号为书奴,终非自立之体。”
图片
只“通”不“变”,终为书奴,而只“变”不“通”,很容易写成“江湖体”。其实,“通变”二字是中国文化的一大重要思想,其他艺术门类也讲究,早在先秦时期,《易传》就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书法能走到今天,也说明始终处于“通变”之路上。
图片
我们在了解了学书要“通”“变”之后,还得知道如何才能做到。先说“通”,“通”意味着我们面对一件作品时,要观察精微,细节之处也要好好研究考察,姜夔所说:“余尝历观古之名书,无不点画振动,如见其挥运之时。”也就是说,看到某个笔画,脑海里能联想到作者书写时的动作。
图片
只有这样细细读帖、默记,再去创作,才算把一件法帖吃透了。“通”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得学很多人、练很多帖,赵孟頫《兰亭十三跋》有言“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因此,“通”讲究的是理解的深入和准确。
图片
“变”是建立在“通”的基础上的,当今书坛很多“大师”,一味追求个性,但他的功底却无法支撑其“变”,写出来的作品就成了“丑书”“怪书”。清代宋曹就批评过这种情况:古人下笔有由,从不虚发,今人好满偏固,住笔为体,恣意挥运,以少知而自炫新奇,以意足而不顾颠错。”
图片
因此,想要“变”,我们不妨在选帖时选那些有一定“发挥空间”的作品,比如二王、智永、颜真卿、米芾、苏轼、王铎等。像欧阳询、柳公权的楷书法度过于严谨、笔法过于规整,发挥空间几乎没有,这就不利于我们“变”。
图片
而且,我们在写字时,面对不同笔画、结构,可以充分调动想象,学着将不同书家的书写技巧融合在同一个字里,以此训练用笔的灵活程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